【腾讯云】ElasticSearch新用户特惠,快速实现日志分析、应用搜索,首购低至4折

深入实施城中村改造,是东莞市进一步改善城市综合环境,拓展发展空间,促进产业转型升级,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对东莞转变城市发展方式、改善人民生活品质具有重要作用和意义。自党中央、国务院作出在超大特大城市推进城中村改造重大战略部署以来,东莞作为超大城市,以“拆、治、兴”并举,强化政府主导、公共利益,全力推进新一轮城中村改造。

如何做好城中村治理这篇大文章?近日,南都记者走进东莞多个镇街城中村,探寻长安镇新民社区从“落后村”变全省“示范村”的“蝶变密码”;揭秘厚街镇涌口社区如何成为省“百千万工程”首批典型村,绘就乡村新画卷;解码凤岗镇三联村如何打通“百千万工程”最后一公里,打造商贸繁荣、宜居宜业新乡镇。

凤岗镇三联村。

长安镇新民社区

“落后村”变全省“示范村”

茅洲河治理尽显生态发展红利

沿着茅洲河岸依水而建的新民社区,是广东省“百千万工程”首批15个典型村之一。这条曾经的“落后村”,如今正变成全省的“示范村”。新民社区是怎么做到的?近日,记者来到长安镇新民社区,探寻“蝶变密码”。

新民社区党委副书记梁伟雄告诉记者,上世纪90年代以来,茅洲河两岸企业、人口爆发式增长,茅洲河也因工业污染被称为“墨汁河”,紧挨茅洲河的新民社区同样备受困扰,有经济条件的部分居民临时搬离。

茅洲河治理前。

直到2016年,东莞市启动茅洲河流域水污染治理,才迎来“生态河”的华丽转变。不仅如此,经过数年攻坚,茅洲河水质持续向好。茅洲河的巨变是莞深携手治水的成功典范,也给新民社区带来了巨大的生态红利。不仅流失的人口陆续回流,村民收入也有了明显增长,人居环境容貌品质更是全域提升。

据介绍,2016年茅洲河整治前新民社区常住人口只有3.2万人,不仅务工人员留不住,本地户籍居民也搬离到其他社区。到了2022年,茅洲河经过整治,河道整洁、绿树成荫,新民社区常住人口在短短6年内翻了近一倍,达到5.4万人。

茅洲河治理后。

梁伟雄告诉记者,现在村民们在茅洲河边上的出租屋,受到周边务工人员青睐,不仅租金上涨,而且一房难求。“以前一个单间的租金大约200元/月,现在涨了几倍,有些村民的租金收入甚至比每年分红还多。与过去相比,现在村民的收入大幅增加。”

不仅如此,2015年底新民社区居组两级总资产为46023万元,到了2023年底已增至64072万元,资产递增额18049万元,增幅39.22%。与此同时,2015年居组两级总收入6127万元,到2023年底更是增长至11261万元,增幅更是高达83.79%。“这些都要归结于社区的环境提升,吸引了越来越多高新科技企业入驻。”梁伟雄说。

新丰路。

据介绍,目前艾尔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和广东日信高精密科技有限公司这两家高新科技企业均计划与新民社区签署协议并落户。除此之外,OPPO研发中心、VIVO全球总部等高科技项目纷至沓来,长江股份总部项目也已正式奠基。

“和以前相比,现在新民社区无论是产业经济还是民生福祉,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梁伟雄兴奋说道。记者还看到,在新民社区禄和小组,新建的清河坊水景公园已渐见雏形,小巧的浅水池里有睡莲、鹅卵石,人行道旁的宫粉紫荆肆意盛开。一块紧挨着居民楼面积约6000平方米的带状空地,原本是村里的一处破旧停车场,如今正蜕变为居民休闲消遣的新去处。

清河坊水景公园。

不远处的禄和公园文体广场,不久后也将规划提升为市民小公园。同时,社区还将新建莲花山下城市文化空间等文化阵地,扩展周边居民的文体活动空间。周边新丰路片区则刚完成道路升级,崭新洁净的沥青路上交通标识清晰可见,亮眼的新路灯与新植的绿树交相辉映,街巷展现出了不同往日的“精气神”。

可以预见,随着新民社区全面推进“百千万工程”和美丽圩镇建设,人居环境整治、产业转型、河涌治理等方面将取得显著成效,一系列亮点工程也将为市民带来越来越多看得见、摸得着、用得上的实惠,一个宜居宜业社区正在加速形成。

清淤和整治后的筷子涌。

厚街镇涌口社区:

打造公园社区绘就乡村新画卷

成为省“百千万工程”首批典型村

走进厚街镇涌口社区,眼前郁郁葱葱、鸟语花香,随处可见的口袋公园,让人仿佛置身于一个偌大的公园景点之中。

近日,南都记者在走访过程中了解到,作为广东省“百千万工程”首批典型村,涌口社区在提升人居环境方面,可以说有着自己独特的制胜法宝。其中,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就为社区品质提升提供了天然的沃土。

海月公园。

厚街镇涌口社区党委委员张秀兰告诉记者,涌口社区绿色生态资源丰富,环境优美,是“全国造林绿化千佳村”“全国绿色小康村”“广东省宜居示范村庄”“广东省宜居社区”。社区还拥有东莞旧八景之一的“海月风帆”,有“莞草之乡”美誉,文化底蕴深厚。近年来,涌口社区以此为抓手,持续提升人居环境,成功创建了东莞市乡村振兴特色精品示范村。

“立足人居环境优势和历史人文底蕴,近年来涌口社区提出‘海月涌口 公园社区’发展定位,重点打造海月公园文旅片区、南岸宜居村庄片区、大陂河一河两岸片区,全域提升社区品质,打造公园社区。”张秀兰一边说一边带记者走进如诗如画的海月公园。

在海月公园旁的一家咖啡店里,主理人张小姐向记者讲述了这些年社区的变化。“我是2019年来到这里开咖啡店的,到现在也有将近五年时间,可以说是涌口社区品质提升的亲历者、见证者,也是受益者。”

张小姐还称,一开始她是看中了这里租金便宜,加上兴趣使然,就开了一家咖啡店。当时,公园设施还不完善,环境也没有这么好,来公园游玩的人不多,咖啡店的生意一直比较淡。后来,社区开始以海月公园为核心,推进公园周边和海月街、海月湖沿线环境提升,加快海月湖的治理,公园环境明显改善,人流也逐渐多了起来。

海月街。

“现在咖啡店的生意比刚开始的时候好了不少,周末店里几乎爆满。”张小姐告诉记者,随着海月公园“颜值”和“内涵”大幅提升,来公园游玩和打卡的市民、游客越来越多,尤其到了周末,公园内人流如织,店里的客流量与以往相比也有明显增加。张小姐还发现,随着社区人居环境品质提升,越来越多年轻人开始回流到社区创业,近一年时间附近就新增了四五家店铺。

海月公园的变化,其实也是涌口社区推进城中村改造,提升人居环境品质的一个生动缩影。据厚街城管分局综合法规股股长陈浩锋介绍,近年来,涌口社区积极落实乡村振兴生态宜居要求,持续扩大乡村振兴覆盖面,将人居环境整治向更高标准提档升级。

在创建涌口社区特色精品示范村项目的基础上,涌口社区还以创建“人居环境标兵社区”为契机,以点带面,逐步辐射到社区其他地方。同时,积极提升公共基础设施,对辖区内部分公共设施进行翻新改造。

陈浩锋告诉记者,近年来,涌口社区在升级改造海月公园、海月广场的同时,还完成涌口农贸市场品质提升,重建升级了涌口小学、涌口幼儿园,大陂河碧道和黑水陂碧道也相继建成,实现了人居环境品质和居民幸福感“双提升”。

海月公园。

“原来社区的环境很一般,有些地方甚至还有些破旧,河道不时也会有臭味飘来。现在社区不仅颜值提升,环境也很整洁,周末自己也会去公园散散步,住在这里可以说幸福感满满。”对于社区的点滴变化,在此居住了近20年的张阿姨是看在眼里,喜在心头。

随着涌口社区城中村改造按下“加速键”,我们有理由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一幅绿美、宜居、和谐、幸福的“海月涌口 公园社区”的新画卷将加快绘就落地。

凤岗镇三联村:

打通“百千万工程”最后一公里

打造商贸繁荣、宜居宜业新乡镇

从竹尾田收费站下高速,沿着凤深大道,驶入凤岗镇三联村,一幅商贸繁荣、宜居宜业的美丽乡镇景象正映入眼帘。

三联村。

南都记者走访了解到,位于凤岗镇中心区的三联村,总面积仅3.43平方公里,却容纳了3万多人,而且绝大部分都是外来人口。在过去,城市治理一度成为摆在凤岗镇各级政府部门面前的一道难题。

“三联村是凤岗的商业中心和政治中心,是展示凤岗城市形象的重要‘窗口’之一,如何满足当地村民对更高生活品质的追求,给外来人口提供更为宜居宜业宜游的生活环境,这既是我们工作的重点,也是难点。”凤岗镇三联村党委委员周龙说道。

转折点发生在2017年。这一年,东莞市委市政府下发了《关于城市品质三年提升计划的实施意见》,提出“大力实施城市品质提升计划,全面提高城市承载力与核心竞争力”。乘着政策的东风,凤岗镇吹响了冲锋的号角。几年下来,三联村城镇面貌焕然一新,城市品质也有了明显提升。

在三联村繁华的永盛大街上,村民房先生告诉记者,这里原来是一条污水渠,天气炎热时还会散发出阵阵臭味,以前不仅没什么人过来玩,大家路过时甚至都要捂住口鼻。后来经过整治,这里变成了一条休闲长廊,还有口袋公园。“环境变好之后,村民幸福指数大幅提升,经济也变得更有活力了。”房先生说道。

永盛大街。

更可喜的是,去年广东省政府工作报告指出,2023年广东以头号力度实施“百千万工程”,推动全省县镇村高质量发展,在新起点上更好解决城乡区域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很快,凤岗镇三联村就结合本村实际,制定了《凤岗镇“百千万工程”三联村工作方案》,细化工作任务清单,与镇委镇政府同频共振,精准发力,扎实推进“百千万工程”各项工作落实落地落细,切实打通实施“百千万工程”最后一公里。

“我们结合三联村老围旧村现状与实际,制定了人居环境整治方案,健全城市精细化管理机制,进一步改善人居环境。同时,扎实推进排沙围、鹤凫渚、洋稠尾三条小组的道路升级工程和‘三线’整治工作,不断提升城市品质。当然,更关键的是,我们还以精准‘滴灌’服务稳住辖区内企业,优化营商环境,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凤岗镇城管分局副局长刘定告诉记者,其中风貌带建设就是三联村推动综合环境“提标杆、补短板”的一个重要举措。

南都记者了解到,作为“百千万工程”的重要内容,三联村以高标准谋划风貌带建设工作,大大提升城乡颜值、气质、品质。“我们利用三联村位于镇中心区的独特地理优势,大力发展商业,依托人民公园、兴贸公园、休闲长廊、宪法主题公园等公园绿道、碧道的建设以及‘美丽庭院’的改造,打造城乡一体融合化的都市现代乡村风貌带。”刘定说,现如今,三联村区域内的公园、绿道、商圈“串珠成链”,成功吸引了不少市民前往游玩“打卡”。

记者还注意到,除都市现代乡村风貌带外,在大部分人看不到的房前屋后,三联村也因地制宜实施“四小园”建设,打造一片片生态“小菜园”,形成一派自然和谐的美丽田园景象;原本老旧、空白的墙壁,也因一幅幅精美的涂鸦画作变得色彩斑斓、形象生动,在美化人居环境的同时,也从根本上解决了房前屋后环境脏、乱、差的难题。

刘定还称,接下来三联村将对洋稠尾老围开展“美丽庭院”建设改造,利用旧巷、碉楼营造空间氛围,导入文创、餐饮等产业,打造多元化消费场景,加快集聚人气商气烟火气。同时,针对三联村商贸业较为发达的特点,对永盛大街现有的流动摊贩进行规范管理,将其规划成集聚商业化、文旅化、城市化管理的商圈。

在产业方面,三联村还计划利用麻埔坳工业区内一块13000平方米空地,拟改造为39000平方米的工业厂房,吸引优质制造业企业入驻,推动三联村经济高质量发展。同时,有序推进三联村三联路705、707、751“三旧”改造单元项目,推进落实“百千万工程”。

“20年前我就来到凤岗,过去本地人都喜欢去香港或深圳消费,但现在我发现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回流到凤岗。”刘定告诉记者,他经常会听到本地人说凤岗变化很大,城市品质越来越高,这也让他很是感慨。“经过各方努力,现在无论是三联村,还是整个凤岗镇,市民的生活居住环境都越来越舒适,人人都是受益者。”

采写:南都记者 黄慧萍 受访者供图

内容分享:
【腾讯云】视频通信爆款 9.9 元起, 提供电商、教育、社交娱乐等多行业多场景的一站式解决方案,最快 1 天布局火爆赛道
Top